2025/11/10

新手健身 6 大錯誤觀念,看看你中幾個?


每次走進健身房,摩編都會看到幾個所謂「熟悉的畫面」——有人只敢踩飛輪、有人每天狂練腹肌、也有人一下就報名了十堂課但兩週後人間蒸發~其實很多健身小白、新手們不是不努力,而是被一些「錯誤觀念」耽誤了!今天摩編就來幫大家破解 6 個最常見的健身迷思,讓努力不再白費!

 

🚫 迷思 1:每天都要練到爆,才會進步的快

很多人以為「練越多=進步越快」,但其實肌肉是在休息時成長的!每天操爆只會讓身體過度疲勞、代謝下降,甚至更容易受傷唷!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初學者一週 訓練 3~4 次 就很夠

  • 同部位訓練後,至少休息 48 小時

  • 可以交叉安排:一天練上半身、一天練下半身

💬摩編親測心得:以前狂練五天結果肌肉反而縮水,改成間隔訓練後,線條變明顯又不容易倦怠~

 


🍗 迷思 2:健身要吃超多蛋白質,越多越健康

蛋白質確實重要,但「吃爆」不等於「長肌肉」!攝取過量只會變成脂肪,還會讓腎臟負擔變重,所以依個人狀況攝取剛好就好唷,摩編也建議可以諮詢一下專業營養師與教練們><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約為 每公斤體重 × 1.6~2.0g

  • 以天然食物為主(雞胸肉、豆腐、魚、蛋)

  • 蛋白飲只是輔助,不是主餐代替品

💬摩編小秘訣:運動後 30 分鐘內補蛋白最有效,雞胸肉配地瓜是永遠不敗的組合!

 


🧍‍♀️ 迷思 3:只做有氧運動就能變瘦

有氧(跑步、踩飛輪)確實能消耗熱量,但沒有重訓的減脂是短暫的。因為重訓才能提升基礎代謝,讓你「不動也在燃脂」。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一週安排 2 次有氧 + 2~3 次重訓

  • 想減脂,優先控制飲食 + 增加肌肉量

  • 不要怕練壯!女生練重訓反而會更緊實、更有線條

💬摩編親身體驗:以前只跑步,瘦得快但超鬆;開始重訓後才發現「緊實線條」才是王道呢!

 


🧍‍♂️ 迷思 4:仰臥起坐就能輕易消滅小腹

這是最經典的誤會了((其實摩編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呢哈哈哈XDD,真相是:腹部脂肪不能局部燃燒,天天仰臥起坐也無法讓肚子單獨變小唷QQQ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減脂靠「熱量赤字」+全身訓練

  • 想要腹肌線條,體脂率至少降到 15% 以下(女生約 20%)

  • 加入核心訓練(平板支撐、死蟲、登山者)

💬 摩編感想:那時我每天狂做 200 下仰臥起坐,結果只是練出一塊硬邦邦的肚子(脂肪還在 + 肚子真的好痛 🤣)。

 


🧘‍♀️ 迷思 5:只靠運動就能輕鬆瘦下來

很多新手覺得「我今天有去健身房,多吃一點不會怎樣啦~」,結果熱量赤字直接歸零,運動完不是爆吃就是不吃QQQ,但大家要知道——健身是加分項,飲食才是主考官呢!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八成靠飲食、兩成靠運動

  • 控管總熱量攝取(比你消耗的略少)

  • 保持均衡飲食,不要過度節食

💬摩編經驗談:當我開始認真記錄熱量攝取後,體重才穩定下降不復胖。

 


🩹 迷思 6:姿勢不重要,重點是重量

錯!錯!錯!🙅‍♀️新手最容易受傷的關鍵就是「太急著加重」,結果練到腰酸背痛,還沒練出線條就進醫院報到了,實在是得不償失呀~

✅ 正確做法:

  • 一開始一定要先學「正確動作與發力」

  • 可以請教練或用鏡子檢查姿勢

  • 寧可輕重量高次數,也不要硬撐

💬 摩編血淚史:第一次深蹲不懂骨盆前傾,結果直接閃到腰...從此再也不敢亂練了啦><

健身不是一場比速度的比賽,而是一段「學習與調整」的旅程。如果大家也曾經被這些迷思困住,沒關係,誰不是從錯誤開始的呢?記得~慢一點沒關係,持之以恆最重要!千萬別為了變快而犧牲健康,真正的進步是身體與心態一起變強!摩編陪大家一起努力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