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有不少人都以為:「運動就是要做久一點,流更多汗才有用!」
((不瞞大家說~其實過去的摩編也是這麼想的!
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??
其實真相是 👉 時間長 ≠ 效果好
 
為什麼大家會這樣想?因為以前很多人覺得:
	- 
	
流汗越多,燃脂越多
	 
	- 
	
在健身房待很久,看起來比較認真
	 
	- 
	
練越久,代表訓練越有效
	 
但是!運動效果是 強度 × 時間 × 持續性 去堆疊出來的
所以不是單靠時間就能無限加乘啦~~
如果時間過長:
❌ 容易疲勞,動作變形 → 受傷風險增加
❌ 壓力荷爾蒙(皮質醇)上升 → 不利恢復
❌ 對初學者來說,更難養成習慣
所以重點不是「待多久」,
而是「有沒有在該練的時間裡,確實完成該做的事」
 
那到底練多久比較適合呀?
不妨看看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與美國運動醫學會 (ACSM)的資料吧~
根據建議:成年人每週應有 150–300 分鐘中等強度有氧,
或 75–150 分鐘高強度運動,
再搭配 每週至少 2 次肌力訓練💪
換算下來 👉 其實 一天 30 分鐘就很夠了!
而重量訓練呢?一堂課抓 45–60 分鐘,
專心做該做的動作就很足夠💪
 
摩編簡單幫大家總結整理~
沒空 → 抓緊 20–30 分鐘,中高強度就很有效
有空 → 60 分鐘內專注完成課表就夠了
想偷懶?摩編也懂的😂
但記住:重質不重量,長度不是唯一 KPI!
運動不是比「誰撐得久」,
而是看👉能不能持續做、長期養成習慣
⚖️ 運動要剛剛好,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唷💪💪
 
🔥 那你呢?
平常一次都來 More Fit 運動多久?
留言告訴摩編吧 👇
 
參考資料 : https://www.who.int/publications/i/item/97892400151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