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運動中聽過這個說法嗎❓
「如果在運動時喝水,就容易引發抽筋❗️」
很多人聽過這個迷思,甚至因此不敢在運動中補充水分QQ
但這種觀念其實是錯的唷!❌
喝水不會引發抽筋,反而能減少抽筋的風險!
💡為什麼會有這個迷思呢?
這個說法其實是來自大家對抽筋的誤解
很多人覺得,在運動中補充水分會導致胃部不適,甚至可能造成抽筋
但事實上,這只是對抽筋原因的錯誤認識❌
💡那會導致抽筋的原因通常有哪些呢?
1️⃣ 神經肌肉疲勞
長時間或過度使用肌肉,導致神經信號過度活躍,可能引發抽筋
2️⃣ 電解質失衡
運動中大量流汗後缺乏鈉、鉀等電解質,會影響肌肉收縮與放鬆,進而引起抽筋
3️⃣ 脫水
水分不足也會影響肌肉功能,但不代表喝水就會導致抽筋。其實,補充水分能有效減少抽筋的風險
而於 Schwellnus et al. 在 2004 年的研究也有發現上面這幾點唷~
研究中發現抽筋的主要原因根本不是喝水,而是主要由神經肌肉疲勞和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的
適量的水分補充其實能幫助減少抽筋的機會!
換句話說,喝水才能讓你運動得更順,抽筋風險更低,別再怕喝水了啦!💦
💧 那怎麼正確補水?
別擔心,補水其實很簡單!
這裡有幾個在研究中發現的小撇步,讓大家運動不再怕抽筋:
✅ 運動前:喝點水,保持身體水合作用。別讓自己「乾旱」進入運動狀態!
✅ 運動中:每隔 15–20 分鐘喝一口水,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
✅ 運動後:繼續補水,幫助肌肉恢復。如果運動超過 1 小時,建議選擇含有電解質的飲品,這樣能補充流失的鈉、鉀等,像如果是在家運動完,就可以將廚房的鹽加入水中,既方便又能達成補充電解質的目的呢!
所以呀~運動中喝水絕對不會讓你抽筋!
反而是保持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,能有效減少抽筋的風險,讓你運動更順暢唷!💪
運動中你會記得補水嗎?
有沒有試過因為怕抽筋而故意不喝水?
留言告訴摩編你的經驗吧!👇
如果覺得這篇幫助大,別忘了收藏起來
運動前後記得補水,給自己最好的狀態!💦✨
參考資料:DOI: 10.1007/s00198-004-1778-z、DOI: 10.1590/s1807-59322010001000013、DOI: 10.1378/chest.118.1.1、DOI: 10.1093/ndt/16.3.513